|
redmi
发表于 2019-3-3 15:53:12
淫为万恶首,三纲败坏五常休。
1 \# R* u9 w3 M$ l2 W; A 若非天缘造就,纵然性命难周。/ x$ p+ L/ |) ?# J4 _, {
惟此,实系生前配偶,三纲不败,五常不休,逾东墙而搂处子,真可谓搂之得妻,藉冰人而结红丝,亦不伤关睢雅化,虽偶尔淫幸,乃今古奇观,飘飘乎快事也,扬扬乎风流矣!
! ?6 ~7 u2 h1 |- @ G$ M8 n" G k5 I 第一回 浪才子元宵玩月 俏娇娘十五观灯
4 Z6 ?2 v- U! Z6 H( R3 o( r- h 话说唐玄宗时,浙江杭州府仁和县城里,有一人姓金名华,字生丽。
1 u2 [7 j. f( q6 D2 ~ 自九岁时父亲辞世,只有母亲阎氏将养成人,至今年一十六岁。幸家中颇宽富足,尽可过活,且是金华生得眉清目秀,唇红齿白,人物标致,举止风流。
" T8 A7 O6 a( w5 M 阎氏妈妈见儿子恁般聪明伶俐,甚是欢喜,如掌上明珠一般。
/ X9 p8 {+ a3 d. w" D 自七岁就送到塾中读书。这金华真个聪明,自七岁读到十六,凡诸子百家,三教九流无不通晓,诗词歌赋无不成就。真是才貌双全,出类拔萃的男儿。有《西江月》为证:
$ T& c# h) u) {5 o ]4 W 出落唇红齿白,生成眼秀眉清,
1 R1 s! u1 B( J% I6 @ 风流不用着衣新,俊俏行中首领。
" Z# J" W' V, [$ z- y0 G 下笔千言立就,挥毫四座皆惊,
2 y; Y, v' `! P 金生丽好个声名,人人一见起敬。1 ~1 S1 Y; o! z2 v$ q0 F
却说金华年已十六,尚未完婚,阎氏妈妈素日常着媒人四处选择美貌女子,好与他儿子结姻。因自已儿子是个风流人物,但凡人家女儿有丝毫褒贬处,决不应允。所以访问了多多少少俱是平常人材,再选不着如花似玉的佳人。阎氏因择得有些烦徐,又一个不得如意,把这事也就搁过一边,这且不题。
- I! k3 j7 i1 U" p( _9 A0 I 再说那些养女的人家,谁不愿意与女儿拣一个佳婿,闻得金小官人的母亲要与儿子说亲,那些有女儿的知道金华人材出众,倒不论聘之厚薄,情愿赔妆奁嫁来。但女儿有一、二分颜色,无不挨风缉缝,央媒夸奖得西施般貌,昭君般才,又问得阎氏有细密底当,屡次不允,那些人也不十分强求了。
Z' D2 U! b- ^( \ 这金华虽年幼,竟是风流中的浪子,比就色中的饿狼一般,若遇其母与他说亲之时,这一日来书也不去念,心中辗辗转转,踌踌躇躇,半酣半呆,如醉如痴,恰似泄病一般。望色之心十分慨切,一遭一遭俱是如此。
2 y8 w) C2 k2 f: x4 ~. q- Y0 i 话分两头,却说金华的左邻有个韩印,少年惯走湖广贩卖粮食,后来家道殷实,开起两座典当,托六个伙计掌管,自已在家中受用,浑家刘氏只生得一个女儿,乳名叫做娇娘,今年一十五岁,生得沉鱼落雁之容,闭月羞花之貌。又且画鸾刺凤,美艳非常,出落一个好女儿,怎见得,有《西江月》为证:/ x1 n! p3 P3 P# S3 q
面似桃花含露,体如白雪团成,4 @" n) R# f/ w" Y4 s* c9 r2 `
眼横秋波黛眉清。十指尖尖如笋。
2 | ^( d" i& V6 A+ }# b 袅娜休言西子,风流不让崔莺,
; U! o6 R$ c# Q6 {/ k 金莲窄窄鞋儿轻,行动一天丰韵。/ E& U3 ?# _3 J8 _3 s$ h+ u$ X
韩印见女儿生得人物齐整,不肯许个平常之人,必要拣个读书君子方才配他,这是韩印心里意思,因女儿年纪尚小,犹在娇爱,况膝下无子,决不肯早早许配与人,就是金家着媒人说亲之时,媒人亦曾五次三番说合,韩印终是溺爱,心中也有几分许配之意,怎奈他心问口,口问心,吞吞吐吐,恍恍惚惚再不定准,媒人若追问紧时,他就连说带骂,拎着衣裳往外便撵,媒婆落了多少没趣,谁敢再来强说。
; n; d* S$ W' M; ]4 b 刘氏妈妈常对韩印说道:“隔壁金小官人是个读书君子,仪表不俗,我们女儿风流俊俏,月貌花容,真乃郎才女貌矣。为何媒人来求过数次丈夫只是不允。”, {0 M5 ~$ j5 B3 x2 W: D6 b
韩印道:“愚夫不是不允,依我看金小官人与咱家女儿真天生佳偶,但只有一件。贤妻你可晓得么。”& }& S! p( a9 [7 I
刘氏道:“有哪一件,愚妻委实不晓,乞丈夫明言。”
. Z f0 G8 w/ M 韩印道:“咱家中虽然衣食充足,银子广多,你我已五旬以外年纪,并无尺寸之子,若是我们女儿出嫁,后来这家私可托与何人掌管。”
# V% t; @6 ^8 O* ? 说未了,韩印已坠下泪来,刘氏听了便凄凄惨惨的说道:“愚妻早念及此,虽然终日强打精神与丈夫争名夺利,欢欢喜喜,我不过是宽着丈夫之心,及到清明家节,见人家或男或女或贫或富,坟前添土化纸,不到咱二个人跟前,也不知吊了多少泪痕。”
0 _6 L/ Y3 S, {7 i9 W3 n0 R 刘氏说罢,韩印忽然放声大哭,刘氏亦嚎啕不已。! w, ~" A; r' x" |
却说韩印家有个丫鬟名叫兰儿,因前楼下边梅花开得极盛,正在那楼下看梅耍子,忽听得楼上大惊小怪,悲声不止,料是员外安人。慌忙跑到后楼对娇娘说道:“贱婢刚才在前楼下看梅,不知员外、安人为着何事痛哭流泪?”# g% m! @) V+ p) i. z' A5 y, t
娇娘闻得这话,忙移玉步转金莲到了前楼,只见爹妈还是啼哭。2 a i- I, e6 X
娇娘上前含泪问道:“爹妈有何伤心之处,却恁般过哀?” V) `& o' z6 l E
夫妇二人见女儿来到面前,方才止住泪,歇了一会。娇娘又慢慢问道:“爹妈将心中委曲说与孩儿听听,或者孩儿可以替爹妈分忧解闷也未可知。”" p6 o, u, W& N
韩印道:“你小小年纪,不达事务,你爹妈就对你说了也是枉然,如何能替爹妈分得忧,解得闷。”
/ J7 f! E$ g* d% m0 A, M% n 刘氏接过来说道:“既是女儿要问,就对她说知,却也无妨。”
7 X7 C( {" ]/ { 韩印被刘氏、娇娘再三催攒不过,只得带泪说道:“儿呀。你爹妈五旬以外年纪,乏子少嗣。咱们家中虽然有的是金银财物,尽可快活下半世,女儿你虽聪明过人,终不成是个女流之辈,再待上一年半载,与你择夫于归之后,落下你爹妈冷冷清清,无倚无靠,诚刀割柔肠也,这还是小事,若到我二人死后,恁般家私托与何人掌管?清明时节谁给我们这两个苦鬼坟头烧纸化币?”说罢又扑簌簌滚下泪来。6 a5 b) r. J7 |6 Z) x: w; Y
娇娘听此一般言语,遂心生一计,安慰道:“孩儿只道爹妈有甚么烦心的大事,原来如此,这有何难。”
% f. ?$ Q) V, N* U! Q3 J9 b2 { 韩印道:“把这不难处说与为爹妈的听听。”* h6 j7 G6 X3 m5 ?0 i J& u" d- x( ^
娇娘道:“孩儿有心要说,只怕爹妈笑孩儿无廉耻。”
6 v2 G% n* k- y; V# ^# K 韩印道:“我女儿自请讲来,为爹妈哪有笑你之理。”- H8 y3 d$ x, q
娇娘道:“你孩儿这样颜色,又有这等家私,不如择一个风流少男招赘为婿,孩儿终身有托,爹妈后世有靠,倘然孩儿生男长女也是韩门根基,那时家私有人掌管。儿鄙见若此,不知爹妈以为何如?”
& d: f6 M9 `3 O 韩印夫妇二人听此一段言语,遂拨去忧容,变为喜色,一齐说:“不知我儿小虽小,却有此等高见,真女中丈夫也,若果这样一做,我夫妇生前快乐,死后甘心。”
" V8 x3 H/ j8 F 丫鬟旁边亦欢欣笑道:“极妙、极妙。”娇娘只羞得面红过耳,半晌并不言语。
1 c3 z4 q! B2 k- h( f& x3 P 韩印叫丫鬟到厨下取了一壶香元药酒,猩唇佳肴,大家喜喜欢欢,自初鼓饮至二更天气方才尽兴,丫鬟仍是同娇娘去往后楼睡了。$ f& k4 X- u' X5 C
却说韩印夫妇见女儿回楼,遂暗暗商量道:“女儿既有此孝心,你我着实留心细访女婿要紧。”% J) w* n3 J( D
刘氏道:“不如叫一个仔细媒人,叫她悄悄偷与金华母亲说知就理情由,她若肯应许此事,便是咱们万全之福。”- w3 J! J: U% Z2 E( @, b# n; w
韩印道:“金小官人是个有志气的男儿,阎氏妈妈又是个节烈的妇人,岂肯与咱们招赘为婿。”8 z' S- s1 p% W: c- ^" s {
刘氏道:“俗语说是姻缘,棒打不退。从前阎氏妈妈着人与儿子说了三五十家俱不凑巧,或者与咱女儿前生有缘也未可定。”5 w" N5 U. n" }8 ?) O
老夫妻二人你一言我一语,说说笑笑直到五更以后方才睡着。不题。
5 H" D/ H' ] `& @ 却说金华因屡次择亲不成,时常抱闷在心,说话中间乃是正月佳节,恰好天朗气清,月明星稀,照耀如同白昼一般,又听得当街上鼓乐连天,人声喧嚷,换了一身华丽衣服走出自已的门来,又邀了一位同学的窗兄。: l1 G' z/ u* l7 h, B* ~6 y
此人名崔叫栋,年长金华二岁,为人朴实忠诚,与金华最是投契,所以金华一邀就同来游玩。金华一则是消遣,二则是要饱看佳人女儿的意思。
I p. E3 s+ F 二人移步逍遥。只见那些男男女女穿红挂绿,有些丑陋不堪的,也有俊俏可爱的,金华的心里早有了几分打熬不过。崔栋终是个老实人,任她是天仙一般的女子,他却一毫不着意的低着头往前走,惟这金华却在后边。
: G/ k9 _+ i- o1 P# G 正在走着,只听背后五、七步远近一个女子燕语莺声,笑语如箫笛之音,他原是个色中的饿鬼,猛然一听此等美音,心下早知有非常的美貌,急忙回头一看,只见一个老妪,一个侍女,相伴着一个娇娇艳艳的女子,约莫有十五、六岁。
# u$ e+ _: x! @4 u" h3 e 金华缓着脚步扭着头儿,斜着眼儿,偷偷的细看,但见那女子乌云巧挽,碧翠押鬓,银面如雪,桃腮微红,柳眉杏眼,两耳生轮,撄桃小口,玉齿珠唇,金莲窄小,行动时无限风流,流言语时娇音婉转,金华看罢,不像见了凡人,就像见了仙女一般。2 c! R, J2 [. Z- X/ L0 x( M
那女子却也作怪,见人家看她,她却不觉羞耻,反做出多少动情的款儿,眉目之间不住的往来顾盼。引得个金华心迷意乱,神情缭绕,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,就如做了一个梦的一样,其初行走,还只离这女子五、六 步远近,及至看到动情的时节,只离这女子二、三步远近。又见这女子眉相戏之时,便呆呆站住,却忘了走了。这女子从他面前过去了半晌,仍是呆呆的立着。' }1 u8 ^+ ]8 _, v( C5 L9 O' V
再说崔栋正和金华同走说笑,半晌不见金华说话,忽转头看时,并不见金华,只见一个老妪一个侍女相伴着一个美貌女子往面前行过,再往后看时,约莫有十几步以外,金华独自一个在那里立着。' q4 `9 e( l! Z6 H8 {/ C
崔栋大声叫道:“金华弟在那里站着等谁?”# Z! Z4 ]" W! K9 ]
金华昏昏沉沉听见叫了他一声方才醒悟,才知道自已看的迷了,慌忙跑了几步,仍与崔栋同行。
1 Y3 t& M2 j1 } A! ^" m$ W) O9 {# A7 F- i
|
|
这里因你而精彩
|
|
|
|
|